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这个被认为是IT领域内的天才人物,一个行业的精神象征和万千苹果粉丝顶礼膜拜的传奇人物,现在辞去了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专任幕后角色的董事长。虽然这是终将会发生的事情,仍让人们惋惜不已,一段传奇看来将戛然而止。
大洋彼岸中国的苹果粉丝,或者对IT界甚至文化娱乐界略有了解的人,都听过乔布斯的大名。无论是从当年的个人电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还是再到现在风靡的移动互联网,苹果始终扮演着“IT界的艺术家”形象,是时尚、个性的代名词,也与乔布斯个人风格密不可分。而乔布斯最后也将这种审美推向全世界,让集新科技和工业美学设计于一身的电子产品创造销售纪录,更推动和引领了移动互联网发展。
问题在于,乔布斯在中国赚去了大把的人民币,我们是否也应当换一点创新的灵感回来?尤其是那些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佬”们,那些有志于成为中国乔布斯的人们。问题更在于,中国互联网缺少创新已广为人知,美国互联网恰恰时常成为中国最好的效仿模板。而在低端市场,模仿苹果的山寨手机和山寨平板电脑的占有率,甚至让苹果也自叹弗如。
年轻的中国互联网,在 2001年网络泡沫过后,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此后10年基本顺风顺水。如今互联网鼎足而立的几家巨头企业,仍是公众熟知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如今诸多巨头企业挟资本与用户量之威,大搞开放平台、社交网络、微博或团购网站,最早兴起此类概念的网站或已难以为继关门大吉,或被收购了事。强势如开心网,也在微博兴起后风光难再。尽管国内社交网站、微博以本土化创新的方式解决了脸谱网(facebook)等进入中国时水土不服的难题,但十年间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互联网业界并没出现多少又吸引眼球又赚金子的新鲜血液。而原本以“扶持有前途的青苗企业”为己任的风险投资,似乎已经逐渐适应中国互联网“网情”,资本“生钱”的天性已经盖过了扶植创新的初衷。
无论是李彦宏、张朝阳、马云还是马化腾,恐怕谁也不敢自比乔布斯。对于曾经濒临倒闭的苹果而言,乔布斯是二次创业,曾经离开,之后又重返苹果,几经浮沉将竞争者们远远抛下,成就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一个经典案例。更重要的是,在成功融合新科技和公众体验之外,乔布斯赋予了电子科技产品一个独特文化烙印,既是属于他个人也属于苹果。这比当年盖茨之于微软更加明显。
至今中国互联网界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以个人魅力征服公众和业界,因为仍没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生。而这种创新,正在被有意无意地压抑。
对于中国互联网,可以有这样一个追问: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