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 人民日报:中国互联网界的乔布斯在哪里

    2011-09-08
     一个名叫“工作”(Jobs)的人,打算不再继续他的“工作”(jobs),这让全世界的人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关注他。   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这个被认为是IT领域内的天才人物,一个行业的精神象征和万千苹果粉丝顶礼膜拜的传奇人物,现在辞去了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专任幕后角色的董事长。虽然这是终将会发生的事情,仍让人们惋惜不已,一段传奇看来将戛然而止。   大洋彼岸中国的苹果粉丝,或者对IT界甚至文化娱乐界略有了解的人,都听过乔布斯的大名。无论是从当年的个人电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还是再到现在风靡的移动互联网,苹果始终扮演着“IT界的艺术家”形象,是时尚、个性的代名词,也与乔布斯个人风格密不可分。而乔布斯最后也将这种审美推向全世界,让集新科技和工业美学设计于一身的电子产品创造销售纪录,更推动和引领了移动互联网发展。   问题在于,乔布斯在中国赚去了大把的人民币,我们是否也应当换一点创新的灵感回来?尤其是那些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佬”们,那些有志于成为中国乔布斯的人们。问题更在于,中国互联网缺少创新已广为人知,美国互联网恰恰时常成为中国最好的效仿模板。而在低端市场,模仿苹果的山寨手机和山寨平板电脑的占有率,甚至让苹果也自叹弗如。   年轻的中国互联网,在 2001年网络泡沫过后,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此后10年基本顺风顺水。如今互联网鼎足而立的几家巨头企业,仍是公众熟知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如今诸多巨头企业挟资本与用户量之威,大搞开放平台、社交网络、微博或团购网站,最早兴起此类概念的网站或已难以为继关门大吉,或被收购了事。强势如开心网,也在微博兴起后风光难再。尽管国内社交网站、微博以本土化创新的方式解决了脸谱网(facebook)等进入中国时水土不服的难题,但十年间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互联网业界并没出现多少又吸引眼球又赚金子的新鲜血液。而原本以“扶持有前途的青苗企业”为己任的风险投资,似乎已经逐渐适应中国互联网“网情”,资本“生钱”的天性已经盖过了扶植创新的初衷。   无论是李彦宏、张朝阳、马云还是马化腾,恐怕谁也不敢自比乔布斯。对于曾经濒临倒闭的苹果而言,乔布斯是二次创业,曾经离开,之后又重返苹果,几经浮沉将竞争者们远远抛下,成就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一个经典案例。更重要的是,在成功融合新科技和公众体验之外,乔布斯赋予了电子科技产品一个独特文化烙印,既是属于他个人也属于苹果。这比当年盖茨之于微软更加明显。   至今中国互联网界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以个人魅力征服公众和业界,因为仍没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生。而这种创新,正在被有意无意地压抑。   对于中国互联网,可以有这样一个追问: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 天际网CEO林廷翰:未来SNS将是大公司战场

    2011-09-08
    尽管目前中国已有超过100家知名的SNS网站,最高日浏览量达到3000多万,但经过研究不难发现,SNS 市场的60%以上的份额,几乎都被排名前三强的网站瓜分了,大量 SNS 网站其实正在为如何找到出路和盈利模式而绞尽脑汁。       中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天际网CEO林廷翰认为,未来社交网站将是大公司的战场,新兴社交网站很难与其竞争。天际网作为国内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于2007年同世界上第二大社交网站、全球非英语国家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Viadeo启动全面战略合作。目前,天际网已拥有会员650万,月增新会员达25万,遥遥领先其他同类社交网站。       《商业价值》杂志主编张鹏也认为,社交网络有一定的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很多社交网络里,所以这里边的争夺以后会越来越激烈,这必然是大公司的战场,而且在里边最后能生存下来的会非常有限。        “目前中国的社交网站已进入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如何留住用户,将成为摆在各家网站面前的难题。所以,未来社交网站的比拼,更多依仗的是网站的综合实力。这种综合实力,不仅包括公司的财政状况、技术研发能力,还应涵盖营销方式、盈利模式的创新。而在这些方面,大公司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其中,已颇具规模的垂直社交网站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只要能留住客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广告商将可能三分天下。”林廷翰表示。
  • 江西普视达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网站上线运行

    2011-09-07
    江西普视达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网站已经成功上线运行了!欢迎访问:http://www.jxpsd.com
  • 用户研究的元思考:获取、提炼、转化

    2011-09-03
    用户研究的“元思考” 钻研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元思考”,或者称为“战略级思考”:思考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考它的核心的方法路径是什么,以及思考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用户研究如是。 用户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研究与设计之间的鸿沟,也就是说,研究的结果常常难以落地,难以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发挥直接可见的作用。因此,一种“用户研究无用论”的观点在业界颇有市场,最被人广泛提及的那句福特老兄的名言似乎成了最有力的佐证:“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虽然这种“无用论”是基于对用户研究最为庸俗化的理解(因为只转述用户的期望根本谈不上是一种用户“研究”),但是用研从业者也必须重新审视本领域的哲学、方法和战略。是不是我们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是不是我们缺少了更深入的思考?甚至,是不是我们迷失了方向? 仅思考方法是不够的 在我所学习过的有关用户研究的大量文献中,大多数都在讨论用户研究有哪些具体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这些方法是一个大杂烩,包括现场观察、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影随、深度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日记法(文化探查)、日志分析、亲和图、人物角色、情绪板、语义差异方法、隐喻抽取技术、实验室测试、视线追踪以及体验抽样法等等。在这些方法的使用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典型的就是“为方法而方法”:把某种方法推崇备至,在不审视特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背景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套用某种方法。而我认为,在实施任何一个项目之前,必须先针对项目的目标和核心特征进行“方法的重设计”,这可以是在基础方法上的修订和完善,也可以是几种方法的组合和混搭,任何生搬硬套的方法使用必然会出现问题。 更进一步,在方法层次的思考并不能本质上提升一项用户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因为这些讨论没有上升到 “元思考”,无法回答下面这些基本的问题:一个好的用户研究本质上是一个什么过程?如何制定用户研究的策略?如何用事实来回应“用研无用”的质疑? 三部曲:获取、提炼、转化 一个好的用户研究设计必须包含在特定目标导向下的全流程设计和针对项目差异化难点的策略设计。一个完整的用户研究流程应包含三个部分:获取、提炼、转化,我称之为“用户研究三部曲”。所谓“获取”是指获取“用户侧”的原生态信息,可理解为“探索”和“侦查”;“提炼”是指提炼出对产品有启示的价值信息点,可理解为“深掘”和“洞察”;所谓“转化”是指将价值信息点转化成产品设计和创新的方案或相关建议,可理解为“重构”和“创造”。这三部曲的每一部都很关键,又都很有挑战性。 回应“用研无用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这三部曲演绎到位:获取真实和全面的用户侧信息、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观点然后转化为产品的概念创新和设计改进。而所谓“针对项目差异化难点的策略设计”就是在深入分析了项目的目标、特征尤其是特殊的难点以后,对三部曲如何演绎进行针对性的考量和优化。 然而在各种用研实践中,我们较少在这一较高的层次上去思考和设计我们的研究,因此常常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我们使劲浑身解数去了解用户,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提炼这些结果,更没有意识到把研究“发现”转化为产品“发明”的重要性。常见的“迷失舞步”有如下几种: “有获取、无提炼、无转化”型:此种研究得到的是一堆原始数据(注:本文的“数据”统指广义的数据,数字和定性描述均包括在内),用研的需求方(如产品经理)直接把这些数据拿回去自己分析,用户研究员仅沦为跑腿的和卖笑的;而产品经理又可能缺少足够的能力来分析这些数据,就会出现数据误用和滥用的风险。 “有获取、无提炼、有转化”型:此种研究更加危险,拿到一堆原始数据后,不去仔细梳理,不去分析用户信息的深层含义,不去归纳、总结和求证,直接转换为产品需求,用户说要什么就给产品加什么,相当于福特名言中指摘的状况。 “有获取、有提炼,无转化”型:此种研究容易被指责为“无用功”、“玩虚的”,比如有时候花了很大功夫提炼出了几个人物角色,最后发现不知道怎么用,怎么对产品提供直接的帮助。 “无获取、有提炼,有转化”型:最典型的就是用“头脑风暴”来替代扎扎实实的调研工作,以为头脑风暴是万能神器:不去实际了解用户的所思所想,以为只要几个人关在会议室里碰撞一下就能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在没有获取的情况下,任何提炼、转化都成了无源之水,必然会出现各种风险和问题。 有关“获取”的元思考 目前有关用户研究的方法中,80%都是有关如何获取“用户侧”信息的方法。因此可以说,业界在这一阶段的积累是最为丰富的。但是,我发现关于如何“获取”的策略性思考仍然少之又少。在“获取”阶段,最大的难点不是如何实施具体的方法(如何访谈、如何编制问卷等,虽然这也需要非常多的技巧和修炼),而是如何在策略层面对于如何“获取”进行设计。 这一设计体现在:在实施“获取”前,要制订一个详尽、周密的研究计划。而制订这一计划,通常需要包括“问题定义”、“方法设计”和“细节完善”三个环节。所谓“问题定义”,就是思考和探究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一环节需要研究员对于项目的背景和所涉及的产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把问题定义清楚,同时要注意需求方提出的研究需求也许是模糊和表面的,不能直接就当作问题定义,而是需要研究员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所谓“方法设计”就是前面讲到的“方法的重设计”,在定义好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法,请看下一节的具体展开。所谓“细节完善”,是指要仔细思考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通过“情景预演”来设想研究中用户可能的反应,提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规避。 在“方法设计”一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在当前的问题定义下,我们需要哪种性质的信息,是用户的行为表现,还是用户表达的态度、体验、想法,还是用户也无法直接表达的潜意识,或者以上几种的组合。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获取”方法分为三类:获取行为信息、意识信息和潜意识信息的方法,其中前两类方法是大家比较熟悉和常用的,而对于潜意识方法,则由于探索潜意识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所以往往被忽略。获取行为信息的方法有现场观察、参与式观察、影随、日志分析、实验室测试、眼动分析等;获取意识信息的方法有深访、焦点小组、问卷调查等;获取潜意识信息的方法有情绪板、隐喻抽取技术、语义差异方法、凯利方格技术和爬梯法等。在实际研究中,要考虑具体项目的特征及所带来的研究难点,在通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良,以适应特定的研究目标。同时,对几种方法进行组合通常是有必要的,因为任何一类方法,不论是探索行为、意识还是潜意识,都只能了解到用户的一个侧面、一个剪影,综合性的方法可以保证获取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的提炼和转化也才更有意义。 有关“提炼”的元思考 在通常的用研方法讨论中,大约有15%的方法是针对“提炼”阶段的,比如编码技术、亲和图、人物角色、Indi Young的心智模型方法乃至各种挖掘数据现象的统计方法等。但是与“获取”阶段相比,“提炼”的方法探索还远不够充分和成熟。在用户研究的实践中,很有必要不断地摸索,对提炼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 不过不论具体采用何种提炼方法,有一些共通的步骤可循,我归纳为整理、探索和求证三个环节。整理就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和组织,目的是排除一些数据杂音也方便下一环节的工作;探索就是深挖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对数据现象进行各种尝试性的挖掘和理解,发现各种可能性,最后删选出若干个高可能性的观点假设;求证就是对于上一环节发现的数据现象,进一步加以论证,证明其是真实和有效的,在这一环节中,不必拘泥于当前研究的数据,也可以结合其它的信息来源(如各种公开的研究报告),用综合证据来降低错误结论的风险。之所以要把“探索”和“求证”分开来讲,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被一些过于主观性的意见所主导,急于求证一些假设,却忽略了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发现更多原来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目前很多研究员在“提炼”阶段遇到的困境是,由于缺少系统性的对提炼方法的探索,所以误认为只存在“人物角色”这一种提炼方法(或者说提炼角度),不论什么研究,不去考察研究的差异性目的和特征,就不假思索地去搞人物角色,结果削足适履、南辕北辙。 有关“转化”的元思考 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转化阶段对研究员的考验是最大的。对于如何“转化”的方法讨论,在业界也是最稀缺的,大概只有5%的方法是关于“转化”的,比如头脑风暴。但是即便是头脑风暴本质上也没有告诉我们“转化”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因此对于转化方法的探索是一个重要和迫切的课题。 就我目前有限的认识来说,要做好转化,首先要突破“用户研究员”的自我身份设定,要去努力分析和理解具体的产品,要有深刻和系统的产品思考。若不如此,研究员就可能经常会提出一些让产品方面觉得是比较“幼稚”、“可笑”的产品建议。因为在“创意”和“有价值的创意”之间,往往还隔着几条街的距离,产生创意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具体产品的整体设定这个约束下,提出最符合现实情况、最可执行、最有效果、最少风险、最没有副作用的创意。 另外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种常见的观点,就是“转化”应由产品经理或设计师来做,用研只要搞好调研就可以了。诚然,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当然要根据用研的结论去做转化,去做产品创新和改进,但是这不意味着用研就不需要触及这一工作。因为信息在不同头脑间传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损耗和失真,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理解到的用研报告可能只是研究员的经验系统的一个小的子集,而作为对用户理解最为深刻的用户研究员,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理解转化为产品建议,将研究发现 “落地”,也惟有如此,才能体现用户研究的最终价值。 “变奏三部曲”:转化、获取、提炼 如果顺利地实施了获取、提炼、转化这三个阶段,正常情况下我们能得到一些对产品创新或设计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这个三部曲流程只能促成“由用户驱动的产品创新”这一种创新方式,而在现实情况下,很多有价值的甚至伟大的创新,并不一定是通过用户研究发现的,而可能是由技术突破引发的,也可能是出于某个产品经理或设计师的思考和洞察,也可能是任何人的灵光一现。那么对于这些形式的创新,就不关用户研究什么事了吗?当然不是。任何一种形式的创新,只要它是要推向市场的,就必然要接受用户的检验,因此用户研究应该对这些创新进行事前评估。 那么如何评估呢?常见的有两类方法,我称为“30分方法”和“60分方法”: 所谓“30分方法”就是问用户“我们未来的这款产品将会有××功能,请问这个功能你想不想要呢?”在以前的文章中我说过,用户无法对一个想象中的功能做出正确、稳定的判断,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调研结果可能会和产品正式面市以后得到的用户反馈相差很远。所以这个方法只能拿30分。 所谓“60分方法”就是:画出概念产品的低保真甚至高保真原型,给用户看,让其做出评价。视觉化的好处是让用户对这个产品有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因而得出的反馈离现实的偏差就会大大减少,但是原型中的产品终究仍是一种想象,所以这个方法只能拿60分。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种“90分方法”。就是把这个创新概念进行“倒推”,基于该概念去反过来设想它最可能适用的现实中的用户使用场景(如果是还不存在的未来性场景,就去梳理跟该未来场景有紧密关联的现实场景),然后研究员可以再去根据这些场景做缜密的用户研究,去发现用户在这些场景中是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痛点或需求,而这些痛点或需求是否正是可以用目前的创新概念加以解决,并且这些场景是否具有足够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以上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把产品创新概念转化为旨在探索用户现有经验(而非用户想象)的研究课题,然后对这一课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探索。因此我把这一过程称为用户研究的“变奏三部曲”:转化、获取、提炼。而上述的“30分方法”和“60分方法”的问题就在于:忽略了在产品特征体系和用户心理体系之间存在一个永恒的gap,此间需要一个“转译”的过程,即进行必要的转化,而不能直接进行“获取”工作。 应用“变奏三部曲”,就可以对组织内各种产品创新和改进的想法进行严谨的验证和评估工作,这就可以大大减少创新失败的风险。 用户研究:无尽的探索 用户研究是产品创新体系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是产品创新的源泉和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用户研究从业领域的整体水平也影响到了最终能否把我国这个“山寨大国”升级为一个“创新大国”。今天这篇文章把长期萦绕在我脑海里的思索进行了梳理,分享给大家,是希望抛砖引玉,引发一些讨论和共鸣,尤其希望对于“如何在战略层面上思考和完善用户研究”这个问题,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探索。 我深深地体会到用户研究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求解未知,探索可能,它在厚重的迷雾中穿行,在嘈杂的噪声中倾听;它的左边是人性,右边是物性,它是桥梁,是索道,是酶;它承载了很多期望和梦想,也面临太多无法破解的迷局……用户研究的探索永无止境,上路吧。
  • 用户研究:互联网产品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2011-09-03
    上个月写过一篇产品推荐的文章,详情请见《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内容很泛,多为工作心得。本周读了几篇相关的论文,收获颇多,分享点干货。以下内容摘自《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该文发表于2009年1月的《自然科学进展》专题评述,作者是刘建国、周涛、汪秉宏。我略去了具体的算法和许多公式,重点看原理、思路和比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信息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传统的搜索算法只能呈现给所有的用户一样的排序结果,无法针对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的爆炸使得信息的利用率反而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信息超载。个性化推荐,包括个性化搜索,被认为是当前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推荐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代替用户评估它从未看过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书、电影、CD、网页、甚至可以是饭店、音乐、绘画等等。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建立用户与信息产品之间的二元关系,利用已有的选择过程或相似性关系挖掘每个用户潜在感兴趣的对象,进而进行个性化推荐。高效的推荐系统可以挖掘用户潜在的消费倾向,为众多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个完整的推荐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记录模块分析用户喜好的模型分析模块推荐算法模块推荐算法模块是最核心的部分。根据推荐算法的不同,推荐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系统基于内容(content-based)的推荐系统基于用户-产品二部图网络结构(network-based)的推荐系统混合(hybrid)推荐系统其他1. 协同过滤系统第一代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推荐系统。如amazon的书籍推荐,Jester的笑话推荐,等等。1)核心思想:利用用户的历史信息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利用与目标用户相似性较高的用户对其他产品的评价来预测目标用户对特定产品的喜好程度——>根据喜好程度来对目标用户进行推荐。在计算用户之间相似度时,大部分都是基于用户对共同喜好产品的打分。最常用的方法是Pearson相关性和夹角余弦。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的算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记忆(memory-based)&基于模型(model-based)。前者是根据系统中所有被打过分的产品信息进行预测,注重于预测用户的相对偏好而不是评分绝对值;后者是收集打分数据进行学习并推断用户行为模型,再对某个产品进行预测打分。2)优点:发现用户潜在的兴趣偏好,推荐新信息能推荐难以进行内容分析的产品3)缺点:由于是基于用户对产品的评分,所以对新用户进行推荐或者是对用户推荐新产品,精度不高随着用户量的增多,计算量呈线性增加,影响系统的性能2. 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是协同过滤技术的延续与发展。1)核心思想:分别对用户和产品建立配置文件——>比较用户与产品配置文件的相似度——>推荐与其配置文件最相似的产品。例如,在电影推荐中,基于内容的系统首先分析用户已经看过的打分较高的电影的共性(演员、导演、风格等),再推荐与这些用户感兴趣的电影内容相似度很高的其他电影。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根本在于信息获取和信息过滤。因为在文本信息获取与过滤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现有很多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都是通过分析产品的文本信息进行推荐。 在信息获取中,最常用的是TF-IDF方法。2)优点:能处理新用户、新产品的问题(冷启动)实际系统中用户对产品的打分信息非常少,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可以不受打分稀疏性问题的约束能推荐新出现的产品和非流行的产品,发现隐藏信息通过列出推荐内容的特征,可以解释为什么推荐这些产品,使用户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3)缺点:受到信息获取技术的约束,例如自动提取多媒体数据(图形、视频流、声音流等)的内容特征具有技术上的困难如果两个不同的产品恰好用相同的特征词表示,这两个产品就无法区分如果一个系统只推荐与用户的配置文件高度相关的产品,那么推荐的只能是与用户之前购买过的产品非常相似的产品,无法保证推荐的多样性3. 基于网络结构的推荐算法仅仅把用户和产品的内容特征看成抽象的节点,所有算法利用的信息都藏在用户和产品的选择关系中。1)核心思想:建立用户—产品二部图关联网络对于任意目标用户i,假设i选择过所有的产品,每种产品都具有向i推荐其他产品的能力,把所有i没有选择过的产品按照他喜欢的程度进行排序,把排名靠前的推荐给i。在同样的用户喜好程度下,推荐冷门的产品要比推荐热门的产品意义更大。在同样精确度下,推荐的产品数量越少越好。提高精确度的方法还有:去除重复性通过引入耦合阈值(即只考虑相似性大于或等于给定阈值的用户以及和这些用户连接的产品)2)优点:开辟了推荐算法研究的新方向3)缺点:同样面临着新用户新产品的问题。新用户或新产品刚进入系统时没有任何选择或被选信息,系统无法与其他用户或产品建立关联网络受到用户选择关系建立时间的影响,如果把用户与产品的所有关联关系都考虑在内,无法区分出长期兴趣和短期兴趣点,过多地考虑长期兴趣点会使系统无法给出满足用户短期兴趣的产品,大大降低推荐准确度4. 混合推荐将上述几种推荐方法有机结合,实际的推荐系统中最常见的是基于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1)独立系统相互结合独立的应用协同过滤,基于内容和基于网络结构的算法进行推荐,然后将两种或多种系统的推荐结果结合,利用预测打分的线性组合进行推荐。或者,只推荐某一时刻在某一评价指标下表现更好的算法的结果。2)在协同过滤系统中加入基于内容的算法利用用户的配置文件进行传统的协同过滤计算,用户的相似度通过基于内容的配置文件计算得出,而非共同打过分的产品的信息。这样可以克服协同过滤系统中的稀疏性问题,另外,不仅仅是当产品被配置文件相似的用户打了分才能被推荐,如果产品与用户的配置文件很相似也会被直接推荐。5. 其他方法1)关联规则分析:关注用户行为的关联模式。如买了香烟的人大多会购买打火机,因此可以在香烟和打火机间建立关联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推荐其他产品。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推荐算法:如利用用户的购买行为建立他对产品的偏好相似性,依此向用户推荐产品并预测产品的销售情况,从而加强用户黏性。
  • 电商的冬天将来临 裁员风波能让凡客学会道德救赎么?

    2011-09-03
     第四季度将冲刺上市的凡客诚品最近有点麻烦,近日,一封以内部员工口吻书写的《三问陈年》邮件内容在微博中广泛流传,这封发给凡客诚品创始人、CEO陈年等人的邮件指出,凡客诚品日前按5%的比例向每个部门摊派裁员名额。不过也有人士表示,凡客诚品计划于2011年第四季度进行IPO,凡客诚品裁员此举或是为削减成本,优化财务报表,为IPO做准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凡客诚品(下称“凡客”)因何烦恼而裁员不得而知,凡客裁员也属于企业行为原本也不应该被舆论品头论足,但凡客在中国社会影响力却很难不被关注。   凡客诚品(VANCL)是以网络销售男装起家的电子商务公司,除了骄人的业绩之外,凡客策划了一系列的品牌广告,特别是以韩寒、王珞丹代言低价T恤的广告词被网络传播放大后“凡客体”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火爆一时的商业文化现象,凡客也在2010年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从5000万美元的额度一步跨越到高达1亿美元的融资规模。   外界猜想凡客裁员是为IPO准备,但距离今年年初,陈年表示今年“将猛砸10亿元做市场推广,将2011年的销售目标提升到100亿,甚至发出收购路易威登的豪言壮语”时间实在是太近了。被辞退的内部员工质疑凡客“直至今年5月份所有办公座位被全部坐满,甚至会议室里也都是员工在办公。即使这样,还是持续招人,请问您如此招人,是为了今天的裁员吗?”,也显示了凡客的裁员动机实在令人不解。   企业裁员是市场规律必然的结果,但企业在确保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社会责任感的道德价值体系也是需要建立起来的。苹果公司虽然已经成为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但只要触及社会责任层面的问题,苹果公司不敢有半点含糊。2011年年初,为苹果代工的中国内地的富士康工厂被爆工人生产环境感染有害物质,苹果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补救,担心因此而失去中国及东南亚的巨大市场空间。苹果公司尚且恐惧于被舆论判断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企业理应引以为鉴。   事实是,中国企业鲜有对社会责任感有着清晰认知的。如果仅仅把类似于“达芬奇家居”事件列为社会责任感的范畴显然是不够的。凡客裁员并没有向被裁减的员工做出合理的解释,以“按5%的比例向每个部门摊派裁员名额”的做法说明企业经营中非理性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陈年的含糊其辞和面对员工邮件质疑的轻蔑以及面对舆论关注的沉默也都说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傲慢和无知。   尽管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早前就提出“寒冬论”,认为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电子商务的冬天将来临,也有大量的IT界人士支持“寒冬论”,但都不是凡客以此种方式裁员的理由,总要是给被裁员员工一个合理的解释才会让社会了解企业的责任感何在,否则就是真的收购了路易威登也会把品牌毁掉的,当下的世界里,没人会相信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够把商品和服务做好。   应该承认凡客创造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中的成功范例,在凡客裁员的问题上,凡客应该为被裁员的员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为别的,让公众看到一个企业有能力反思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学会如何救赎自己的道德感。  
  • 移动互联网里商机无限 手机赚钱来得“快”

    2011-09-03
    目前从事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还主要是清科集团、RenrenInc.、红杉集团、A8音乐、大头无线、悟空网络等等中小企业,无论从个头上还是资金的规模上,都无法与互联网、终端等企业大鳄比肩。但谁能预料若干年后,移动互联网不会超过新浪、搜狐、阿里巴巴,而他们当中会不会有人超越张朝阳、马云从静止到移动,从户内到户外,由于与手机终端连接,互联网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餐厅、地铁里、公交巴士里、机场……拿着手机发email、QQ聊天的人们随处可见,因而被业界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突破4000万部的销售量。互联网正引领手机走向“全民智能”的时代。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融资高峰论坛上,倪正东、陈一舟、李国庆、刘晓松、王秦岱、周逵等来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70后精英人士汇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有人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比作蚂蚁与大象共舞的时代。的确,就目前而言,从事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还主要是清科集团、Renren Inc.、红杉集团、A8音乐、大头无线、悟空网络等等中小企业,无论从个头上还是资金的规模上,都无法与互联网、终端等企业大鳄比肩。但谁能预料若干年后,移动互联网不会超过新浪、搜狐、阿里巴巴?而他们当中会不会有人超越张朝阳、马云?   “站着把钱挣了”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再过几年这个新兴产业可能会上市。如果没有参与,就错过了金矿。”在论坛上,清科集团CEO倪正东开门见山地表述。   正如倪正东所指出的,2000年前后曾有一波电子商务投资的浪潮,如果你没赶上不要紧,2005年又有了Facebook和Twitter,如果你又错过了,也没关系,只是千万别错过眼前的这一波移动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现在有巨大的机会,是不容忽视的金矿。   倪正东认为,现在投资估值涨的最快的不是电子商务公司,而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与去年相比,移动互联网公司估值已经涨了几倍。   大头无线董事长兼CEO王秦岱对倪正东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但他觉得“金矿”一词没什么新意,也不够通俗,于是他用了一个更加通俗的比方:“这是一个站着就把钱挣了的阶段。”   王秦岱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三阶段(2011年-2015年),移动互联网公司的突出作为在于,他们能做出只有在手机上才能完整独特展现的应用和服务,而支持传统互联网端的PC只能作为这项服务的延伸。所以说,在这个阶段,随时随地站着就能上网挣钱,而不必回到办公室里坐在电脑前。“所以,在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公司真正有机会挺直腰板站着把钱挣了。”王秦岱说。   手机赚钱来得“快”   “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不同之处:首先,终端更换的周期不同,PC互联网周期大约是三四年,而手机大约一年左右换一次。”Renren Inc.(原千橡互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对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手机作了分析,他认为,移动互联网中成功的公司,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快”,不仅更换频率快,而且接收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便捷,所以成功的公司、投资人要想在移动互联网中成功必须要快,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整个价值链中,中国公司在其中攫取价值的比例还低于PC互联网。他还预测黑莓、诺基亚等移动终端公司在未来的一年内可能会迫于竞争的趋势,加入行业竞争。   陈一舟认为,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已被卷入一场空前的竞争,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产生了谷歌、微软和苹果这三个平台公司,跨行业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正在收购移动终端公司。   两者的应用分销的渠道不同,PC的互联网上,微软从来没有做一个类似AppStore的应用分销渠道,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苹果和谷歌两个巨头做了,这是一个巨大的环境的改变。   跟谁走?   对于即将迎来的竞争,悟空网络创始人兼CEO杨宁表示,作为创业者,辨别形势、辨别大势、辨别趋势是成功的关键。他同时透露,已与好友共同成立了一支天使基金,投资一些移动互联网项目。   杨宁表示,目前移动互联网中小型创业公司成功的非常难,一方面市场上已经没有太多未被挖掘的需求,另一方面行业内的公司多、竞争大。他建议不要和大公司死抗:“雅虎当年有最强盛的时候,谷歌有最强盛的时候,但是现在不强大了,已经发现有很多危机和问题。”杨宁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周期性”,“伟大的公司都没有计划过它伟大,伟大是偶然。”   A8音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刘晓松认为,新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竞争中,一定要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移动互联网公司一定要专注于智能手机自身功能的强大,因为所有的移动互联网都是以手机为中心,而不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因此,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手机用户需求,用户的体验有了,机会也就有了。所以,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优势仍在于手机的智能化,以及功能多样化。   刘晓松结合A8音乐从事智能手机业务的历程谈了他的感受:iPhone改变了整个世界,它把整个智能手机的体验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智能手机行业才刚刚开始,而新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一定要专注于智能手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表示,无线互联网创业机会与威胁并存,原来有三大运营商,现在又有谷歌、苹果、微软等将要进入市场。“伙伴和对手长的模样是最相像的,鉴别伙伴敌友的能力要很强。现在跟着谁走?想清楚这个会对成功有巨大的帮助。”
  • 用“毛泽东思想”做互联网

    2011-08-3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想换一种说法,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问题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现在一说互联网,就先提到商业模式,一说商业模式,就要问怎么挣钱,何时盈利。其实,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用户模式,就是要回答谁是自己的用户,给他们提供什么样价值的东西。第二是产品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你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第三是市场模式。就是你要如何定位,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推广。第四是收入模式,怎么把用户价值转换成商业价值。   所以,谁是我们的用户,做互联网产品的,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都会不由自主地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跟自己一样。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做产品,那就会把自己当作典型用户。当年大革命时期,陈独秀认为产业工人是革命的典型代表,所以他只能发动少数人干革命。毛泽东出身农村,认为湖南的农民才是革命的典型代表,结果他成功了。陈独秀不成功,因为他把书本上的马列当行动指南,典型用户是空想出来的。毛泽东成功了,因为他到“用户”那里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了实际情况。   现在的互联网用户,跟15年前不一样了。那个时候,互联网的典型用户就像我一样,学计算机出身,会编程,喜欢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新玩意儿,还喜欢看谁的东西做得好,做得酷。今天,像我这样的用户只占互联网人口中的一小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老年人加入进来,网民的学历越来越低,低收入的网民占很大比例。这些用户一般是沉默的大多数,不习惯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不愿意向厂商反映产品意见。还有很多方面跟我们做产品的很不一样。   像这些用户,他们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我们一定不能坐在房子里空想,应该像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主动地去了解他们。比如,在路边上看到农民工用手机上网,在网吧里看到有人边吃盒饭边玩游戏的,或者有小女生在玩劲舞团,你都可以凑过去,打个招呼,问问他们上啥网站,喜欢玩啥游戏,喜欢看什么新闻。   做技术的人觉得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有的人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普通的用户。这种心态是绝对做不出好产品的。其实,心态这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旦你这样捅破了,你就放下了自我,真正融入到用户中去了。毛泽东还有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把它改一下,做互联网产品,就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从用户中来,放下架子,真正从用户角度去看产品,把一切花哨的玩意儿去掉,把复杂的技术做到后台,让用户看到的是简单,简洁,让用户用起来是顺手,顺心。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会受到用户的欢迎,才会让产品到用户中去,从而汇聚起大规模的用户基础。
  • jQuery实现简单而且很酷的返回顶部链接效果

    2011-04-12
    之前写过关于创建人性化的返回顶部链接的文章,讨论了返回顶部链接需要具备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人性化。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停留在视觉区域内的返回顶部连接更为完美一些,但由于对javascript不熟悉,所以一直不知道如何在技术上实现,只能使用别人做好的javascript代码。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了jQuery,发现其实用jQuery来写的话很简单,所以在这片文章里我会介绍一下如何自己动手创建简单而且很酷的返回顶部链接效果,让我们开始。 jQuery返回顶部(查看示例) 一、HTML(基本结构)<body id="top"><p id="back-to-top"><a href="#top"><span></span>返回顶部</a></p></body> 有了上面的html后,当我们点击”返回顶部”这个链接时,就会自动跳转到body标签的位置,也就是页面的顶部。 二、CSS(样式化) 之所以在上面html代码的< a>标签中添加一个空的< span>标签,目的是为了创建我们预想的返回顶部链接样式,如下图: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position : fixed;属性将跳转链接固定到页面上,这样它就可以随时停留在视线范围内。以下是全部CSS代码:p#back-to-top{      position:fixed;      bottom:100px;      left:80px;}p#back-to-top a{      text-align:center;      text-decoration:none;      color:#d1d1d1;      display:block;      width:80px;      /*使用CSS3中的transition属性给跳转链接中的文字添加渐变效果*/      -moz-transition:color 1s;      -webkit-transition:color 1s;      -o-transition:color 1s;}p#back-to-top a:hover{      color:#979797;}p#back-to-top a span{      background:#d1d1d1 url(images/arrow-up.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      border-radius:6px;      display:block;      height:80px;      width:80px;      margin-bottom:5px;      /*使用CSS3中的transition属性给<span>标签背景颜色添加渐变效果*/      -moz-transition:background 1s;      -webkit-transition:background 1s;      -o-transition:background 1s;}#back-to-top a:hover span{      background:#979797 url(images/arrow-up.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 三、jQuery(动态效果) 使用jQuery要实现的效果是:当页面初次载入,浏览器滚动条处于最顶部的时候,跳转链接处于隐藏状态。当滚动条向下滚动后,跳转链接逐渐显出,当点击跳转链接后,页面逐渐滚动至顶部,跳转链接逐渐消失。以下是jQuery代码:<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1.4.0/jquery.min.js"><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ready(function(){//首先将#back-to-top隐藏 $("#back-to-top").hide();//当滚动条的位置处于距顶部100像素以下时,跳转链接出现,否则消失$(function () {$(window).scroll(function(){if ($(window).scrollTop()>100){$("#back-to-top").fadeIn(1500);}else{$("#back-to-top").fadeOut(1500);}});//当点击跳转链接后,回到页面顶部位置$("#back-to-top").click(function(){$('body
  • 广告网络与广告联盟的效果之争

    2011-08-26
     广告联盟又被称之为网盟,可以看作是目前广告网络(Ad network)的前身。   广告联盟与广告网络又存在着天壤之别,首先是媒体区别,广告联盟聚集的大多为在线游侠网站、网络赚钱门户、木马捆绑的下载站点,通过数量优势,甚至是僵尸电脑来为客户提供广告服务,虽然曝光点击上来了,但是有效的客户倾向却很低,大多是无效的点击和曝光,客户在浪费了自己广告费的同时又大大影响了自身的品牌形象。殊不知这些国际企业的品牌形象是通过多年的市场推广,口碑相传建立起来的。   虽然广告联盟和广告网络都强调技术定向,人群分析,但是实际投放中还是有完全的不同,由于媒体类型的本质区别,用户群的不同,广告联盟在接收到客户需求时候,完全把客户的目标用户需求指向了游戏人群,网赚人群还有水军群体,由于利益的驱使,这些用户争先恐后的进行广告点击,以换取回报,至于点击了什么内容,可能都没有看到。这也是众多广告主、4A媒介策划人员面临最大的疑点,广告预算分给这些广告联盟的不少,但是有效的二跳、三跳几乎没有,更别谈购买意向的leads了。如果说,广告投放获取的回报几乎为零这还没有什么,那这些媒体对于品牌的影响则是无形的巨大损害,可以说这不是在花钱做广告,而是花钱砸牌子。某些打着电信运营商的旗号出来的所谓精准营销、定向投放公司更是无稽之谈,在国内部分电信运营商,如网通的地方分公司会将宽带用户资源出售,通过数量的优势,来帮助广告主进行广告投放,其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弹出的广告,理论上说,这种广告营销并未征得宽带用户的许可,那广告本身也变成了一种非法的广告营销,各地电信运营商接到用户的投诉数量今年有激增的态势,相较于广告联盟的投放,这种营销模式对品牌的损害更大。   说完了广告联盟,再来说一下这两年比较流行的广告网络,由于媒体的行业性质,使得用户群体和广告联盟有显著的区别,广告网络在美国的发展最为成熟,分类也最为细分,在美国运营着超过500以上的各类广告网络,这些广告网络分为消费类广告网络,旅游广告网络、B2B广告网络、商用广告网络、母婴广告网络、女性广告网络等等。这些广告网络的特征是媒体类型划分明显,用户分类清晰,用户网络访问需求明确。在中国广告网络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存在于两类广告网络,第一类以易传媒、传漾、mediav为代表的消费类广告网络,整合了第二梯队的综合网站,如北青、环球网、千龙网这样的新闻媒体和一些大型的IT网站,位置均以内容页相关广告位为主,服务的客户类型也以消费类客户为主,如百事、康师傅、力士、三星电子等快消产品,还有有一些化妆品、家居类的品牌。通过内容匹配,大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回报。第二类广告网络就是以Adreach为代表的商用广告网络,根据行业特征对媒体进行整合,基本可以划分为制造业、物流、电力、教育、金融、医疗等几十个行业,服务于IT、旅游客户等专业领域。各行业内部具有企业用户、规模、发展高度相似化,需求同质化,根据这一特征Adreach将相关产品进行匹配投放。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不难发现广告联盟和广告网络的区别,还可以看到即使是广告网络内部也是各有侧重,消费类广告网络偏重靠用户数量取胜。效果方面,严格来讲属于概率论的范畴,而行业广告网络则更多的是靠行业划分,用户匹配,需求定向等几个方面来确保广告效果的实现。   一般认为,转化包括引导用户到达指定页面后的有效下载、留言、注册或者互动行为数量、甚至主动电话咨询等有效回应:   机票酒店预定关心的是能给我带来多少订单;   IT客户关心的是,有多少电话进来,以及去商城光顾的有多少,购买笔记本的有多少;   软件客户关心的是,有多少人下载了软件,并注册;。。。。   客户对转化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曝光点击、一跳二跳、用户电话咨询、用户注册、用户与品牌客服的聊天等等,由单一的指标关注,逐渐追求综合指标。就像一场篮球赛,我们不会只关心三分球,篮板球,助攻等中的某一项指标,而是综合指标,这样的球赛才会精彩。   另外,为了提升效果,消费类广告网络大多通过控制广告频次来向用户展示广告,这样的结果是,前端数据指标上升很快,但后端的数据没有显著的提升。即你可以控制广告播放/弹出频次来控制用户的眼球,但你无法控制用户的后续行为,即使用户态度上的认可,也不代表用户行为上支持你的品牌,这些行为包括注册成品牌客户的会员,打电话咨询产品,咨询商城客服人员等。用户被多频次的展示广告,会对品牌产生疲劳,甚至厌烦感,就更谈不上后端的转化率了。   笔者曾供职于一家著名国际软件厂商,该厂商的产品为定价在30万人民币/年的企业管理软件,先后更是选择过多种媒体进行投放,比如大家熟知的门户网站、IT门户、消费类广告网络和B2B广告网络,当时考核的是cps,即以销售为考核指标,结果是门户和IT类媒体投放的费用最多,效果最差,经过3个月投放,产生的购买为2个,消费类广告网络分配的预算少于门户,但是效果和门户的反馈效果类似,产生购买为3个,因为消费类广告网络的媒体主要还是来源于上述两类媒体。B2B广告网络投放费用最少,但是却产生了12个购买行为。如果说消费类广告网络的效果是靠概率取胜,那B2B广告网络这种行业广告网络则是靠媒体细分,用户匹配,行业调研为基础来保证投放效果。其预算也仅为消费类广告网络的十分之一左右。   如果用前赴后继来形容广告联盟和广告网络的承继关系,那不如说广告网络是广告联盟的破茧化蝶的美丽蜕变。